
螺扣咬死包括螺帽和螺栓咬死,栽丝和底扣咬死,这是装置检修中比较常见的问题。
一、原因分析
1、上次回装时螺纹未清理干净,螺扣上有毛刺,表面粗糙。
2、回装前螺纹有过损伤或装配时未涂高温防烧剂、润滑剂或二硫化钼等而盲目地旋上螺帽,导致螺纹咬死。
3、拆卸时加热工艺不正确,使螺扣部分温度过高而涨死。
4、汽缸温度偏高时即开始拆卸螺栓。
5、螺栓长期在高温下工作,表面氧化皮较厚,螺栓与螺扣间较大的挤压力形成坚硬的氧化膜。氧化膜拉破时在螺纹表面拉出毛刺,造成螺纹咬死。
6、螺栓加工质量不够高,光洁度太差,螺纹间配合间隙小。
二、解决措施
1、在回装前对每条螺栓、每个螺帽及底扣都应仔细地试验和检查,不留有任何毛刺。
2、高温螺栓回装前一定把原有的黄油等清洗干净,涂好螺栓高温防烧剂、螺栓防卡剂等再回装。
3、严格执行检修规程和厂家标准,控制温度,当汽缸温度降低到允许温度内再拆卸螺栓。西电公司规定,调节级金属温度降低到80 ℃以内,才允许拆卸汽缸螺栓。这是因为:汽缸螺栓和螺帽有部分凸出在缸体的外部,加之热容量较汽缸小,因而停机后螺栓的温度下降速度比汽缸快,螺栓温度低于汽缸,由此产生的螺栓冷缩使其紧固力比正常运行时反而增大;再加上温度高时材料硬度低,这时拆卸螺栓可能造成螺纹咬死,以致受到损伤。
4、在拆卸前4h左右,在螺纹处浇上煤油或松动剂等,润滑螺纹间的氧化物,便于拆卸。在拆卸后的检修阶段,对螺栓的氧化皮彻底清理。
5、对新到螺栓进行仔细检查,发现螺扣不好或光洁度不够,应更换螺栓或进行再加工处理,合格后再使用。
6、对已经咬死无法拆卸的螺母,原来的方法是请熟练的气焊工用割把割下螺母保护螺杆。但割切时常常误伤螺杆的螺纹,用液压螺母劈开器进行无损螺纹切割,平均每个切割仅需数秒。